海风驱云来,池雨打荷急。 虚堂开西窗,晚坐凉气入。 与公话平生,事不一毫及。 初探易之奥,大衍遗五十。 乾坤露根源,君臣排角立。 言史书星瑞,乱止由不戢。 巨恶参大美,微显岂相袭。 陈疏见公忠,曾无与朋执。 文章包元气,天地得嘘吸。 明吞日月光,峭古崖壁涩。 渊论发贤圣,暗溜闻鬼泣。 夜阑索酒卮,快意频举挹。 未竟天已白,左右如启蛰。 |
这首诗是作者借对友人(公)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首段描绘了海风驱云、池雨打荷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清凉的基调。接着,作者在虚堂中打开西窗,晚坐凉气入,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第二段,作者与友人(公)话平生,事不一毫及,开始深入地探讨易之奥,表现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尊重。作者通过探讨易之奥,表达了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君臣关系的思考。 第三段,作者开始阐述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从历史中寻找天地的根源,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思考。作者通过排角立、乱止由不戢等观点,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思考。 第四段,作者赞扬友人的忠诚和文章包元气等优点,表现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友人文章的赞赏,认为其包含着天地自然和历史文化的精髓。 最后一段,作者与友人深夜饮酒,谈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谈论的过程中,作者感到天已白,左右如启蛰,表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生活继续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值得读者深思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