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栗林霜下熟,归摘御穷冬。
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
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栗林霜下熟,归摘御穷冬。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是一首描绘冬日山林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在霜降时节,涉水登山,摘栗自乐的情景。 首联“栗林霜下熟,归摘御穷冬。”直接点明时间、地点和活动。栗子林在霜降时节熟透,诗人回到山中,与穷冬时节摘取栗子为乐。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诗人的世界,感受他的喜悦和满足。 “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颔联描绘了诗人的行进路线和山中环境。诗人带着月色涉过溪水,穿过山间,听到山寺的钟声。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诗人坚韧的行进姿态和山中静谧的环境,还通过听觉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山行的喜爱和满足。即使云衲被山露打湿,诗人也并不嫌弃,反而因为遇到山中村民而感到欣喜。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淳朴和善良,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 “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尾联以杯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留恋和不再远离的决心。杯渡是一个传说中的行者,常在沧波间漂流。诗人希望自己不要像杯渡一样,随意漂泊,而是在山林间留下自己的足迹和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山林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淳朴山林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诚和热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艰辛和挑战的认知,展现出他的坚韧和毅力。
下一首
《秋月》
相关诗词
  • 1
    [宋]
    克宾一字入公门,有理难伸笑杀人。
    隐静不行兴化令,他年谁道棒头亲。
  • 2
    [唐]
    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飞来建岩壑。
    五峰直上插银河,一涧当空泻寥廓。
    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第二百九十九卷
  • 3
    [宋]
    风声不多雨声多,汹汹晓衾闻浪波。
    恰似秋眠隐静寺,玉霄泉从床下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