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竹门》

竹门何为设,护此自在身。
而有不知者,谓隔一切人。
门有闭有开,人有疏与亲。
闭以谢俗客,开以纳嘉宾。
或方计财利,我方甘窭贫。
或方图宦达,我方埋隐沦。
岂惟乖趋尚,诚亦困纠纷。
若夫道义交,开益所愿闻。
清幽能共适,淡薄能相因。
与夫学问徒,讲说敢辞勤。
义理滋我悦,诗书陶我真。
俱不役肴酌,且无昏精神。
然当时省己,勿或浪尤人。
古人重晚节,气衰当志新。
古人贵老成,齿颓资德尊。
初心苟无负,斯不愧斯门。
作品赏析
这首诗《竹门何为设,护此自在身》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竹门、人与人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德、道义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竹门的开闭,象征着人与人的交往。闭门谢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开门纳宾,则是为了接纳新的朋友。这种开闭之间的选择,反映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适度,过分的亲近或疏远都不利于关系的健康发展。 其次,诗中提到了人们对物质利益和仕途的追求,但作者却甘愿过着贫寒的生活,或者隐居不仕。这种选择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名利。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道义交的重要性,即以道义为交友的标准,而不是以财利、宦达为标准。这种道义交的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的重视,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幽、淡泊的向往,以及对于学问、诗书的陶冶作用的认识。这种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一种理解,即追求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德、道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它告诉我们,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以道义为交友的标准,追求学问和诗书的精神陶冶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物质利益和仕途的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我反省的精神。最后,作者还强调了晚节、老成、初心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和人生理想。
相关诗词
  • 1
    [明]
    西林收雨鹁鸠灵,卷被开窗对晓晴。
    风日醉花花醉鸟,竹门啼过两三声。
  • 2
    [宋]
    同行自古不相肯,峰顶老人何足论。
    山凹落尽桃花片,流水依前绕竹门。
  • 3
    [唐]
    毕岁知无事,兵销复旧丁。
    竹门桑径狭,春日稻畦青。
    犬吠隈篱落,鸡飞上碓桯。
    归田起囗思,蛙叫草冥冥。
    不识城中路,熙熙乐有年。
    木槃擎社酒,瓦鼓送神钱。
    霜落牛归屋,禾收雀满田。
    遥陂过秋水,闲阁钓鱼船。
    长爱田家事,时时欲一过。
    垣篱皆树槿,厅院亦堆禾。
    病果因风落,寒蔬向日多。
    遥闻数声笛,牛晚下前坡。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