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边官军守战场,次边丁壮俱运粮。 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霜寒晷短路又滑,担夫肩穿牛蹄脱。 呜呼! 汉军何日屯渭滨,营中子弟皆耕人? |
这首诗以边疆军粮运输为题材,通过描绘运粮队伍在边疆战场的艰苦环境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极边官军守战场”,描绘了边疆官军在战场上坚守的场景,展现出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勇敢。第二句“次边丁壮俱运粮”,进一步描述了士兵们运送粮食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为了战争的胜利而付出的艰辛。第三句“县符旁午催调发”则描绘了官府的催促和命令,突出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官府对战争的重视。第四句“大车小车声轧轧”则以声音为描写对象,通过大车小车的轧轧声,生动地描绘了运粮队伍的繁忙和艰辛。第五句“霜寒晷短路又滑”则描绘了边疆环境的恶劣,霜寒、晷短、路滑,使得运粮队伍的行程更加艰难。第六句“担夫肩穿牛蹄脱”则以细节描写,生动地描绘了担夫们为了完成任务而付出的巨大努力,甚至导致牛蹄脱落。 最后两句“呜呼!汉军何日屯渭滨,营中子弟皆耕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诗人希望汉军能够早日离开战场,回到家乡,让营中的子弟都能够过上耕种的生活,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运粮队伍在边疆战场的艰辛环境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恶劣和人的艰辛努力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