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示两儿》

余性便静素,於世寡所谐。
惟余黄卷里,聊与古人偕。
古人不可期,古人尚可窥。
当其会意时,悠然忘渴饥。
可怜朝市人,大与古相违。
所得眇何有,所亡无町畦。
嗟乎寓此心,惟善为可为。
舍善亦何乐,至死有余悲。
晤此聊自警,亦以警吾儿。
作品赏析
这首诗《余性便静素,於世寡所谐。惟余黄卷里,聊与古人偕。》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悲观的诗。 首段“余性便静素,於世寡所谐。”诗人表达了自己性格偏爱安静、朴素的生活,对喧嚣的世俗生活感到格格不入。“惟余黄卷里,聊与古人偕。”诗人表示只有在研读古籍、阅读古人的书籍中,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古人相伴。 中段“古人不可期,古人尚可窥。”诗人意识到,虽然不能期待真正的古人,但可以通过阅读古人的书籍来窥视他们的思想、智慧和精神。 “当其会意时,悠然忘渴饥。”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在阅读古籍时,能够与古人产生共鸣,忘却世俗的饥渴。 接下来,“可怜朝市人,大与古相违。”诗人对世俗之人感到无奈,他们与古人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已经背道而驰。 “所得眇何有,所亡无町畦。”这里诗人表达了世俗之人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的,反而失去了许多朴素的价值观念。 最后,“嗟乎寓此心,惟善为可为。”诗人感叹只有将自己的心寄托在善念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舍善亦何乐,至死有余悲。”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悲观态度,认为舍弃善念就失去了真正的快乐,即使到死也会感到无尽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表达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善念的坚守和追求。诗人的这种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善良,不被世俗所迷惑。
相关诗词
  • 1
    [唐]
    令节成吾老,他时见汝心。
    浮生看物变,为恨与年深。
    长葛书难得,江州涕不禁。
    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
  • 2
    [唐]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
    即今萤已乱,好与雁同来。
    东望西江水,南游北户开。
    卜居期静处,会有故人杯。
    楚塞难为路,蓝田莫滞留。
    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
    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 3
    [宋]
    公诗周鲁後,曳曳垂天云。
    府中顾长康,风味如麴君。
    非公无此客,请寿两山樽。
    叔季大儒後,偏醒亦同醺。
    心与柏石坚,章成绮绣纹。
    多难独不补,少戆今无闻。
    时无古今异,智有功名昏。
    可使百尺底,不作数斗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