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有慾不为刚,血气乘之反类狂。 所以孟轲言直养,要令无助亦无忘。 |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哲学和道德伦理的经典《大学》中的一段,通常被解读为关于人性修养和道德提升的启示。这是一首赏析: 首先,这首诗开篇就强调了欲望在人的性情中并非完全消极的一面。人们需要欲望来推动他们的行为,使之具有动力和目标。正如有句话说的“无欲则刚”,适当的欲望使人更加坚定和勇敢。 然而,过度的欲望则可能引发人的血气和情绪的失控,使之变得过于激动,类似于一种狂躁的状态。这里诗人借用“血气乘之反类狂”的形象表达,警示人们应该注意自我控制,防止自己的情感过于冲动,否则会陷入一种不必要的困扰和困扰之中。 然后,诗人引用了孟子的观点“所以孟轲言直养”,指出直养的含义在于,既要有追求,也要有修养,既要有欲望,也要有理性。这种平衡和协调是达到人生幸福和成功的关键。 诗人进一步指出,“要令无助亦无忘”,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避免陷入欲望的无尽追求中,忘记了自己的人性和道德责任。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有一种对自我控制和道德自律的理解,不能只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忽视精神上的追求和自我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人性修养和道德提升的一种深入的阐述,它强调了欲望在人性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理性和自我控制,不能让欲望过度膨胀,也不能忘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人性本质。这不仅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