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伯宗高比部为景府长史》

方城紫气郁嵯峨,带砺今看帝子过。
砺指恒山为太岳,带环涢水作黄河。
朝廷礼数元王异,宾客文章宋玉多。
在昔曳裾应不贱,休从华发怨蹉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七言律诗,下面我将从韵脚、平仄、语义、主题和表达手法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韵脚,“紫气”、“郁”、“过”、“恒山”、“黄河”、“元王”、“华发”等字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韵脚变化丰富,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 再看平仄,这首诗遵循了标准的七言律诗格式,即首句不入韵,需隔句押韵,平仄交替,节奏鲜明。 从语义上看,这首诗描绘了方城的美景,表达了对帝子的敬仰之情。方城紫气郁嵯峨,描绘了方城山势的雄伟壮丽;带砺今看帝子过,表达了对帝子的敬仰之情,同时引出了下文的叙述。砺指恒山为太岳,带环涢水作黄河,这两句是对方城地理环境的描述,展示了方城的壮丽景色。朝廷礼数元王异,宾客文章宋玉多,这两句是对文化氛围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名人的敬仰之情。在昔曳裾应不贱,休从华发怨蹉跎,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提醒人们不要虚度光阴。 最后看主题和表达手法,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方城美景和文化的赞美,以及对时光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山势、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等元素,表达了对方城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如“带砺”、“黄河”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方城美景和文化的赞美,以及对时光的感慨,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送伯宗高比部为景府长史》是明代文学家张九一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创作背景应是诗人张九一送别友人高比部,高比部即将赴任景府长史一职。在送别之际,诗人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
上一首
《纸帐》
相关诗词
  • 1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2
    [宋]
    涔阳山水壮南州,千尺飞梁速去邮。
    蛟鳄翻涛声吼夜,虹蜺分雨气横秋。
    险疑云栈通车马,高比银河挟女牛。
    钜万功成书太史,绝胜舟楫济中流。
  • 3
    [宋]
    天坛王屋北侵河,高比嵩丘一倍多。
    小有清灵今尚在,俗缘深重奈成魔。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