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用死力,构彼铜雀台。 当时台上瓦,百澄为一坯。 烧成比坚玉,翠甲横崔嵬。 西陵既归后,此地日以摧。 后历曲午朝,群雄力相豗。 兹台既已倾,此瓦只自堆。 岁久岸谷变,埋没深蒿莱。 初谁得耕人,刳之研松煤。 其于是密且润,端歙真可咍。 彦升所有者,一一皆珍材。 自言欲购时,经岁无一枚。 琴纹与锡花,此乃如琼瑰。 前日秘阁下,重匣手自开。 示我者佳绝,恰用一朴裁。 形模甚古野,用可资怪魁。 归来作诗乞,愿致无迟回。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建筑铜雀台的诗,通过对铜雀台瓦片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代建筑的热爱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对铜雀台瓦片的描绘,展现出了这些瓦片烧制后的精美和坚硬,如同美玉般的翠绿和巍峨。这些瓦片在经过历史的洗礼后,经历了曲午朝的纷争和群雄相争的摧残,最终变得破败不堪,被深埋在蒿莱之中。然而,这些瓦片在被耕人发现并重新开采后,又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质地和光泽,成为了珍贵的材料。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建筑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他通过描绘铜雀台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建筑工艺的赞美和怀念。诗中的“琴纹与锡花”等词句,更是展现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美妙。 此外,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友人拥有这些珍贵的材料,但却因为历史的原因而无法得到它们,因此诗人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希望能够将友人的珍藏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感慨的诗,通过对古代建筑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