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不见,龙不现,亲到龙潭须活荐。 莫学承虚接响人,守株待兔亡机变。 知机变,盏子扑落地,楪子成七片。 |
这首诗《潭不见,龙不现》充满了神秘的韵味,它以龙潭为背景,描绘了一种深不可测、变化莫测的神秘境界。 首先,“潭不见,龙不现”这句诗引人入胜,引发了读者对龙潭的无限遐想。潭不见,意味着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潭水,而龙不现,则暗示着潭中可能潜藏着神秘的龙。这种描绘让人感到龙潭的神秘和深邃,仿佛我们正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 “亲到龙潭须活荐”这句诗则表达了只有亲自到龙潭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活力和生机。这不仅是对龙潭的赞美,也暗示了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莫学承虚接响人”这句诗则告诫人们不要做那些空想而不行动的人。承虚接响,意味着只是空想而不行动,这样的人是无法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变化的。守株待兔亡机变,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用来形容那些只想不做的行为。 最后,“知机变,盏子扑落地,楪子成七片”这句诗则描绘了一种变化无常的情境。知机变,意味着要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把握时机。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可能会像扑落地的盏子一样破碎,像成七片的楪子一样无法恢复原状。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神秘、变化和行动的赞美,它告诫我们要亲自体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要只是空想而不行动。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富有哲理的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