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圣体真,犹存见隔。 见存即凡,情亡即佛。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性与佛性的理解。它强调了“凡圣体真”的观点,即无论是凡人还是圣人,他们的本质都是真实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凡圣体真”是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人性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由于不同的环境和经历,人们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和思想。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见隔”一词来表达这种差异。这里的“见”指的是人的感知、理解和体验,而“隔”则意味着这种理解和体验之间存在某种障碍或隔阂。 诗人认为,当凡人的“见”还存在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凡人的行为和思想,即仍然受到世俗的束缚和影响。而当他们的情感消失,即达到了佛的境界时,他们就会表现出超凡脱俗的行为和思想,即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和影响。 因此,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态度。它鼓励人们要超越自我,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影响,追求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这种追求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而独特的哲学观点,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超越世俗的束缚和影响,成为真正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