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枋口》

山如削玉水涵秋,人在冰壶月底游。
劫火半空尘世换,不知此处几登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秋夜山湖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首句“山如削玉水涵秋”,诗人用“削玉”形容山峰的峻峭,用“涵秋”形容秋水之清澈。这两句诗将山和水的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 “人在冰壶月底游”一句,诗人以“冰壶”为喻,表达了人在月下清幽的环境中游玩的情境,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清幽之感。 “劫火半空尘世换”一句,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于人间世事的变迁和无常的感慨。“劫火”在这里象征着世事的变幻莫测,而“尘世换”则表达了世事变换之快,令人不胜唏嘘。 最后一句“不知此处几登舟”中,诗人通过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留恋和未知的遗憾。“登舟”则暗示着诗人对于这片美景的向往和憧憬,但“不知”又透露出对于未来变幻莫测的无奈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未知的迷茫,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哲理。
创作背景
**《游枋口》是宋代谢枋得所作,而非姜正**。创作背景与谢枋得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南宋灭亡后,谢枋得在浙赣交界一带抗击元兵,曾任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然而,信州失守后,他变易姓名,躲藏在武夷山区。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建阳市中卖卜论学时所写。他借门前桃花开放,抒发了自己避世怕人知晓的心理,表示与新朝的决绝。
相关诗词
  • 1
    [唐]
    一步复一步,出行千里幽。
    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
    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
    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
    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
    恣闲饶淡薄,怠玩多淹留。
    芳物竞晼晚,绿梢挂新柔。
    和友莺相绕,言语亦以稠。
    始知万类然,静躁难相求。
    耸我残病骨,健如一仙人。
    镜中照千里,镜浪洞百神。
    此神日月华,不作寻常春。
    三十夜皆明,四时昼恒新。
    鸟声尽依依,兽心亦忻忻。
    澄幽出所怪,闪异坐微絪。
    可来复可来,此地灵相亲。
  • 2
    [唐]
    万株古柳根,拏此磷磷溪。
    野榜多屈曲,仙浔无端倪。
    春桃散红烟,寒竹含晚凄。
    晓听忽以异,芳树安能齐。
    共疑落镜中,坐泛红景低。
    水意酒易醒,浪情事非迷。
    小儒峭章句,大贤嘉提携。
    潜窦韵灵瑟,翠崖鸣玉珪。
    主人稷卨翁,德茂芝朮畦。
    凿出幽隐端,气象皆升跻。
    曾是清乐抱,逮兹几省溪。
    宴位席兰草,滥觞惊凫鹥。
    灵味荐鲂瓣,金花屑橙齑。
    江调摆衰俗,洛风远尘泥。
    徒言奏狂狷,讵敢忘筌蹄。
  • 3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姜正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