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蜡梅香》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
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
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作品赏析
这首词的主题是“小寒节气”、“思乡之情”。词的上片描绘了初春的景象,下片则抒发了思乡之情。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开篇即点明时令,写出了小寒节气的清晨景象,日光渐长,天气渐暖。同时,“轻阴”、“小寒”又为下面的描写定下了基调,透露了主人公淡淡的哀愁。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这几句写出了早梅之特点:瘦弱却有玉洁冰清的韵致,外表冷峭,内心蕴含着生机。这种刻画也照应了词的主题,为后面的“思乡”做了铺垫。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这几句通过描写梅花的颜色、香气、姿态等自然特点,表达出对其赞美之情。同时,“天赋”一词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此处借用典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下片开头,“待凭谁寄”回应了上片的“未报春消息”,表现了主人公渴望与远方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接着,“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借女子登楼远眺之景,表达了思乡之情。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羌管,即羌笛,为羌族乐器。这几句借风吹羌管之声衬托出思乡之愁。此处与开头之景相呼应,一写月下之景,一写月映羌管之声。这些描绘表现出主人公内心无尽的愁苦和悲伤。 最后,“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词意转折,词人用“电转光阴”这一生动的比喻,抒写了时光匆匆,年华易逝,漂泊异乡的人难以返乡,更增加了悲凉之感。这也引出了最后两句,“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人们往往珍惜欢乐的时光,好好地赏花饮酒,共同醉倒在花香的氛围中。这种自我安慰的想法也表现出主人公面对现实的无助和无奈。 整首词以小寒节气为背景,通过描绘初春景象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孤独和无奈。词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和修辞技巧,如对比、借代、比喻等,使得词意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词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
创作背景
喻陟的《蜡梅香》是一首以闺中思妇为题材的词,创作背景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有关。在宋代,由于社会风气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学作品中常常以女性形象和情感为主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同时,喻陟本人也可能在生活中接触到了类似的女性形象和情感,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 具体来说,《蜡梅香》的创作背景可以理解为:在寒冬时节,思妇看到梅花绽放,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征夫,心中充满了思念和忧愁。词中通过描绘梅花和思妇的形象,以及表达思妇的情感,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柔美和坚韧。
相关诗词
  • 1
    [隋]
    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
    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
    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
    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
  • 2
    [唐]
    选胜逢君叙解携,思和芳草远烟迷。
    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春引美人歌遍熟,风牵公子酒旗低。
    早知有此关身事,悔不前年住越溪。
  • 3
    [宋]
    和彻诗篇得暂闲,落梅香里立栏干。
    新裁白紵春衫薄,犹怯东风一阵寒。
喻陟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