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千峰榭》

古郡千山裹,高台六月凉。
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
白佛当平还,乌龙插昊苍。
水风生枕簟,岚翠仆衣裳。
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
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
自昔多贤守,於今载雅章。
承流叨继踵,主诺粗提纲。
夙乐阿兰若,端居最上方。
南津有禅侣,默坐正相望。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描述古郡风光时所写的七言古诗,通过描绘古郡千山环绕、高台凉爽、开轩林塘、白佛乌龙、水风岚翠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古郡风光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禅侣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贤守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开头就描绘了古郡的千山环绕之景,“古郡千山裹”,描绘了古郡四周环绕着千山万岭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雄壮之感。接着,“高台六月凉”,高台凉爽,让人感到一种舒适和惬意。这两句诗都表现了作者对古郡风光的赞美之情。 其次,诗中还描绘了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还描绘了白佛当平还,乌龙插昊苍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古郡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禅侣的喜爱之情,“南津有禅侣,默坐正相望”,作者通过描绘禅侣在南津默坐的景象,表现出对禅侣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贤守的敬仰之情,“自昔多贤守,於今载雅章。承流叨继踵,主诺粗提纲”,作者通过描述贤守受到敬仰和赞颂,表达了自己对贤守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郡风光和禅侣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贤守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
创作背景
吕希纯的《千峰榭》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地理环境:吕希纯所处的宋代,对于自然风光的欣赏和描绘已经相当流行。而他所描绘的千峰榭,可能位于一处山水之美的地方,这样的地理环境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2. 个人情感:吕希纯可能通过对千峰榭的描绘,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或者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3. 文学传统:宋代文学注重表现生活哲理和人生感悟。吕希纯的《千峰榭》可能也受到了这种文学传统的影响,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传达某种生活哲理或人生感悟。 综上所述,吕希纯的《千峰榭》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地理环境、个人情感和文学传统等多个方面。
上一首
《题画》
相关诗词
  • 1
    [唐]
    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空嗟镊须日,犹是屈腰年。
    不以殊方远,仍论水地偏。
    襄橙随客路,汉竹引归船。
    云木巴东峡,林泉岘北川。
    池馀骑马处,宅似卧龙边。
    夜簟千峰月,朝窗万井烟。
    朱荷江女院,青稻楚人田。
    县舍多潇洒,城楼入醉眠。
    黄苞柑正熟,红缕鲙仍鲜。
    坐厌牵丝倦,因从解绶旋。
    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
    室好生虚白,书耽守太玄。
    枥中嘶款段,阶下引潺湲。
    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
    绛纱儒客帐,丹诀羽人篇。
    雅论承安石,新诗与惠连。
    兴清湖见底,襟豁雾开天。
    魏阙心
  • 2
    [唐]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
    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
    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
    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
    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
    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
    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
    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
    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 3
    [明]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