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 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 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 楚辞迷极际,柳对昧中旁。 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 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 |
这首诗《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哲理,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首联“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诸子百家比作蠡管,这是一种精巧而微小的竹管,用以形容诸子百家学说之精微、博大。而老子则被赞为能够大方解说,即以宏大的视野和深度解读人生和宇宙的奥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诸子百家的敬仰和对老子的赞赏。 颔联“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诗人进一步阐述道家思想的无处不在,无边无际,与大道融为一体,无需刻意追求或排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 颈联“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诗人以“五车”比喻知识的丰富,但知识并非万能的,更难以用尺度衡量人生的价值。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谦逊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尾联“楚辞迷极际,柳对昧中旁”,诗人以楚辞和柳宗元的诗文为例,说明人生在世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和意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探索精神。 最后两句“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人生中的得失、名利、欲望等种种困扰,提醒人们要淡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探索精神。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