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人侔虺毒,害物比猫柔。 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 剑诛张禹佞,扇障褚渊羞。 谏笔非私忿,惓惓为国谋。 |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对奸邪,倡导清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奸邪之徒比作噬人的巨虺、害物的猫,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他们的恶行。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些清官和谏臣,如张禹、褚渊等,赞扬他们的谏言为国为民,展现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 首句“噬人侔虺毒,害物比猫柔”中,诗人将那些奸邪之徒比作噬人的巨虺和害物的猫,形容他们的行为如同毒蛇和恶猫,极其恶毒和有害。这样的比喻既揭示了他们的本质,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行为的深恶痛绝。 “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清廉之士的赞扬和对奸邪之徒的谴责。诗人认为应该严惩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奸邪之徒,同时也要对那些有德有才的清廉之士给予宽大和信任。 “剑诛张禹佞,扇障褚渊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廉之士的赞扬和对奸邪之徒的谴责。诗人将张禹比作剑,诛除佞臣,将褚渊比作扇障者,斥责他们阻碍国家的发展。 最后,“谏笔非私忿,惓惓为国谋”表达了诗人对谏臣的敬仰和对他们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的赞美。诗人认为谏言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样的精神值得赞扬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奸邪之徒的谴责和对清廉之士的赞扬,展现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性,也具有艺术上的美感和感染力,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