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友至飞云渡》

五里风涛路,人烟隔岸洲。
去帆欹绿水,别棹会中流。
西岘钟声晓,东山塔影浮。
何人有机事,惊起一沙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七言绝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表现出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 首句“五里风涛路”,诗人用寥寥七字,便将一幅广阔的水面风光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五里”为确数,可见诗人的细致入微,“风涛路”则点出此行的目的地,需要经过一段风浪。这短短三字,给人一种开阔、悠扬的感觉。同时,这也为全诗奠定了轻松的基调。 “人烟隔岸洲”描绘了诗人经过风涛之后,到达目的地的景象。“人烟”代表了人间气息,即表明已到达有人烟的地方,同时也暗示了此处环境幽静。“隔岸洲”则描绘出一片宁静的景象,有如世外桃源,让人心生向往。 “去帆欹绿水,别棹会中流”,这两句描绘了船只离开岸边,在江中自由游弋的情景。“欹”字形象地描绘出船只离开岸边,随着风浪倾斜的情景,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别棹会中流”则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船只在江中自由游弋,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西岘钟声晓,东山塔影浮”,这两句是写景。晨曦中,钟声随着山间微风飘扬,如诗如画;东山之上的宝塔塔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这些美丽的景象既增添了诗的意境,又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 最后两句“何人有机事,惊起一沙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既然鸥鸟都能被惊起,那么世上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重要呢?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描绘,表现出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诗中描绘的风涛、人烟、钟声、塔影等景象,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淡然态度,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送友至飞云渡》是宋代诗人林亮功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诗人送别友人至飞云渡的情境相关**。飞云渡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用于表达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感。通过诗歌,林亮功可能想表达他对友人的不舍、祝愿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然而,需要更多历史文献和资料才能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相关诗词
  • 1
    [宋]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
    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
    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 2
    [唐]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
    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
    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
    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
  • 3
    [宋]
    晓日窥轩双燕语。
    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
    屈指艳阳都几许。
    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
    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
    持酒劝云云且住。
    凭君碍断春归路。
林亮功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