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青字)》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
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
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
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由这些标题和诗句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可能是一首描绘和赞美一位僧人的诗。 首先,诗中提到了缥竹湘南的美景,这可能是在描述僧人所居的环境,暗示了这位僧人的清净和修行。接着,“吾师尚毁形”一句,表达了对僧人的尊敬和敬仰,同时也揭示了僧人舍弃世俗形象的修行精神。 “仍留负霜节”和“不变在林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品格和形象。负霜节象征着僧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在林青则暗示了僧人清净无为、超凡脱俗的境界。 “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两句,描绘了僧人与他人交流的场景,也表达了僧人对佛经的热爱和执着。杨枝是佛教中的法器,用于驱邪避魔,贝叶经则是用贝多罗树叶制成的佛经。这两句诗展示了僧人的修行和生活方式,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敬仰。 最后,“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两句,暗示了这位僧人可能要去沃州讲经,而在此之前,他在此地与他人告别。这表达了对僧人讲经传道的期待,也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敬仰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缥竹湘南美景、僧人形象、修行生活、交流场景和讲经传道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敬仰和祝福。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佛教题材诗歌。
相关诗词
  • 1
    [宋]
    飞鹊台前晕翠蛾。
    千金新买帝青螺。
    最难如意为情多。
    几处泪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
    远山低尽不成歌。
  • 2
    [唐]
    何胤本征士,高情动天地。
    既无阀阅门,常嫌冠冕累。
    宰邑著嘉政,为郡留高致。
    移官在书府,方乐鸳池贵。
    玉季牧江西,泣之不忍离。
    舍杖随之去,天下钦高义。
    乌帽白絺裘,篮舆竹如意。
    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月槛咏诗情,花溪钓鱼戏。
    钟陵既方舟,魏阙将结驷。
    甘求白首闲,不为苍生起。
    优诏加大监,所以符公议。
    既为逍遥公,又作鸱夷子。
    安车悬不出,驷马闲无事。
    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
    富贵尽凌云,何人能至此?
    猜祸皆及身,何复至如是。
    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
  • 3
    [当代]
    暖翠楼前粉黛香,六朝风致说平康。
    踏青归去春犹浅,明日重来花满床。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