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 不有古仙启其秘,今日安知灵宝经。 中山炼师栖白云,道成仙秩号元君。 三千甲子朝玉帝,世上如今名始闻。 吐纳青牙养肌发,花冠玉舄何高洁。 不闻天上来谪仙,自是人间授真诀。 吴兴太守道家流,仙师远放清风楼。 应将内景还飞去,且从分风当此留。 湖之山兮楼上见,山冥冥兮水悠悠。 世人不到君自到,缥缈仙都谁与俦。 黄鹤孤云天上物,物外飘然自天匹。 一别千年未可期,仙家不数人间日。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富有感情和想象力的方式描绘了名山洞府的金庭,以及古仙的神秘和他们的道法。 首段描绘了金庭的美景和其作为洞府的神秘性。诗人表达了他对古仙揭示秘诀的感激之情,如果没有他们的启示,他可能永远无法了解“灵宝经”的奥秘。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描述了中山炼师的生活,他赞扬了他们的道行和仙秩,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名声的期待。诗中描绘了炼师们修炼吐纳之术,保持高洁的姿态,仿佛是从人间传授真诀的谪仙。 诗人进一步赞美了吴兴太守对道家的理解和尊重,他邀请炼师到他的府邸,让他们在清风楼停留。这里,诗人描绘了湖上的山和湖水的景象,与世隔绝的仙都,只有他能够到达。 最后,诗人将金庭比作黄鹤和孤云,它们是天上之物,超脱于人间之外。他表达了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并感叹他们一别千年,难以期许。 整首诗充满了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道行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与仙界交流的渴望。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诗歌,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