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顺舞》

於穆时文,受天明命。
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应乾传圣。
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某位皇帝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位皇帝充满了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这位皇帝的品德和行为。他“受天明命”,表明他是天命的继承者,具有神圣的地位。他“允恭玄默”,表现出他的谦逊和深沉,不张扬,不浮躁,这是古代君王的典型形象。他“化成理定”,表明他能够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社会安定和谐。 其次,诗中描述了这位皇帝的功绩和影响。他“出震嗣德”,继承了先祖的德业,显示出他的继承性和德行的连续性。他“应乾传圣”,顺应天意,传承圣人的智慧,表明他具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和才能。他“猗欤缉熙”,赞扬他的功绩和德行,使得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最后,“千亿流庆”则表明他的影响深远,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无尽的福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位皇帝的品德、行为、功绩和影响,表达了作者对这位皇帝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对君王的赞美和歌颂的传统。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顺舞》是唐朝时期的一首诗,作者是郑絪。这首诗是享太庙的乐章,也就是用于祭祀太庙时所演奏的音乐。在古代,祭祀太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是皇帝和百姓向祖先表达敬仰和感激之情的方式。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文化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这首诗是在唐朝祭祀太庙的仪式上演唱的。唐朝时期,太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祭祀场所之一,用于祭祀祖先和神明,以祈求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体现了当时国家治理和民生关怀的理念。 此外,这首诗作为乐章,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郑絪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诗歌语言和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在传达祭祀文化的同时,也展现了唐朝诗歌的艺术成就。 综上所述,《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顺舞》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宗教信仰、祭祀文化、国家治理和民生关怀等密切相关,同时也体现了唐朝诗歌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宋]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
    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 2
    [宋]
    忆守姑苏日,见君已惊人。
    翩翩幕中画,落落席上珍。
    强记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领西帅,密与羌夏邻。
    君来贰边郡,表里还相亲。
    有如得四支,周旋卫其身。
    予始按万渠,兵行百物陈。
    而君主其事,进退皆有伦。
    羌酋八九百,醉歌喜齗齗。
    传告以号令,再拜冈不驯。
    作城大顺川,扼胡来路津。
    汉军始屯集,虑骑俄纷纶。
    诸将稍畏怯,偶语辞艰辛。
    君跃疋马去,入险将死滨。
    持挝画祸福,虎校靡不遵。
    呼兵就畚插,悦使咸忻忻。

  • 3
    [宋]
    君不见先君往在康定中,奉诏经略河西戎。
    大顺胡芦尽耕稼,贼书不到秦关东。
    边人咸识侍中子,至今犹说将军似。
    给事文武龙图贤,大冯小冯安足言。
    龆年书传有肝胆,二十起家车槛槛。
    蛟龙云雨时可用,麒麟图画功非晚。
    况闻驰传厌山谷,顷时河陇严飞挽。
    朝廷属休兰会兵,秦人倚庆为长城。
    时平斥候正须远,军闲留田未宜轻。
    东风浩浩吹榆柳,相劝西城古原酒。
    班春曷不问遗老,先公远谋尚多有。
    女郎山下万貔貅,部曲肥马身轻裘。
    比曹赏赐饱无用,谈话岂得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