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白云山》

半生心事澹悠悠,应乐高卧白云稠。
青山影里春酲解,黄雀声中午梦休。
好景随处堪行乐,浮世何人免得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半生心境,纵情山水的诗。这首诗写得很是生动,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恬淡的生活态度。 “半生心事澹悠悠”,诗人的半生已经过去,回首过往,心中的纷繁复杂渐渐淡去,犹如悠悠流淌的江水,从容淡然。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经过岁月的洗礼,人的心态会逐渐平和,心境会变得更加开阔。 “应乐高卧白云稠”,诗人对高卧白云的生活心向往之,充满了向往和惬意。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高卧”与“白云”相互交织,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恬淡和闲适。 “青山影里春酲解”,诗人醒来时,看到青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新,不禁陶醉其中。这里运用了拟人和借景的修辞手法,将青山拟人化,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青山之畔的醉人景象。同时,借景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黄雀声中午梦休”,中午时分,黄雀的欢快叫声将诗人从梦中唤醒,诗人醒来后感到心情舒畅,继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里再次运用了借景的修辞手法,将黄雀的叫声作为诗歌的点睛之笔,使诗歌更加生动活泼。 “好景随处堪行乐”,诗人认为美好的景色随时都可以带来欢乐,表达了他随遇而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浮世何人免得愁”,然而,诗人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浮躁的世界中,没有人能够避免忧愁和烦恼。这里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和坦然,他既享受当下的美好,也愿意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恬淡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创作背景
**赵巩的《游白云山》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白云山特殊的地貌景观的感叹有关**。他可能通过游览白云山,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具体创作背景,可以参考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风格以及时代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如果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建议查阅相关的诗歌研究和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
    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 2
    [明]
    阳栈接高天,白云山下看。
    花落雨余雨,风吹寒食寒。
    纵目黄山外,停骖紫汉间。
    斜阳过广惠,始觉有人寰。
  • 3
    [宋]
    策杖白云岑,云深不知处。
    恍见云中君,白云乡里住。
    举手弄竹云,招我登云路。
    漫漫云路长,愿乘黄鹤驭。
    黄鹤不复回,白云自来去。
赵巩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