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开元寺凌虚阁对雪寄解唐卿》

璚滴琳华一夜凝,凌虚雕槛晓来凭。
眼观银色三千界,身到瑶台十二层。
玉洒砌尘供庾斛,粉融檐水妒房陵。
化人宫好分明在,恨不同君把袂登。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座雕栏玉砌的建筑,其精美的工艺和壮丽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首句“璚滴琳华一夜凝”中,“璚滴琳华”指的是珍贵的玉石滴下的露水,形象地描绘了建筑物的精美和玉质的清澈。“一夜凝”暗示了建筑物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精美的雕琢,展现出惊人的工艺水平。 “凌虚雕槛晓来凭”一句描绘了建筑物的形态,高耸入云,雕栏玉砌,清晨时分,人们登上它,可以俯瞰整个世界。 “眼观银色三千界,身到瑶台十二层”两句,诗人用“银色三千界”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宇宙,而登上瑶台则仿佛到达了仙境的最高层,形象地描绘了登临高处的感受。 “玉洒砌尘供庾斛,粉融檐水妒房陵”两句则是对建筑物细节的描绘,晶莹剔透的玉石像雨点般洒落在地上,像一斛斛珍宝。檐水粉融,宛如妒忌房陵的美丽,暗指建筑物在粉饰下更加美丽。 最后,“化人宫好分明在,恨不同君把袂登”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这座建筑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与友人同登此建筑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建筑物的高耸入云、精美的工艺和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建筑的赞美和对未能与友人同登的遗憾。
创作背景
《开元寺凌虚阁对雪寄解唐卿》是宋代诗人陈洎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大雪有关。诗人站在开元寺的凌虚阁上,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感受着雪后的清冷和寂静,从而产生了创作此诗的灵感。 在这首诗中,陈洎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在寂静的雪天中的思绪和感慨。他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清冷、寂静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自然景象的敬畏和感慨。 据推测,这首诗可能是陈洎在开元寺游览时,突遇大雪,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动,即兴创作而成。
相关诗词
  • 1
    [唐]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 2
    [元]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 3
    [明]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奴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