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山台晓望怀仅初不至和姚山人韵》

初日照台上,兴来成独游。
天高宿雾尽,木落空山秋。
晓色侵残鬓,新寒上故裘。
吴门隔烟水,怅望空悠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独自登上高台,欣赏初升的太阳和秋天的空山,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怅惘。 首句“初日照台上”,作者登上高台,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台上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和明亮的感觉。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兴来成独游”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他喜欢独自一人去欣赏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天高宿雾尽,木落空山秋”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所见到的秋景,天空高远,夜间的雾气已经散去,山上树木凋零,一片秋天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秋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晓色侵残鬓,新寒上故裘”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在清晨时分的感受,早晨的阳光照在作者的头发上,感到有些寒冷,他披上了旧衣裳。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也写出了作者从温暖到感到微寒的感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怅惘之情。 “吴门隔烟水,怅望空悠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隔着烟水望着远方,感到空虚和怅惘。这种思乡之情是诗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引起诗人共鸣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升的太阳、秋天的空山、清晨的阳光、微寒的感觉以及对家乡的思念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寥、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山台晓望怀仅初不至和姚山人韵》是明朝诗人华察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与友人姚山人的交往以及他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华察在明朝文学界颇有名气,与许多文人雅士有交往,常常一起吟诗作画。这首诗中,他描绘了登上山台欣赏晓望美景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友人姚山人未至的遗憾之情。通过诗歌,华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诗词
  • 1
    [唐]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 2
    [现代]
    十年孤屿罗浮梦,每到春来辄忆家。
    难得张郎知我意,画眉还为画梅花。
  • 3
    [唐]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