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照台上,兴来成独游。 天高宿雾尽,木落空山秋。 晓色侵残鬓,新寒上故裘。 吴门隔烟水,怅望空悠悠。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独自登上高台,欣赏初升的太阳和秋天的空山,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怅惘。 首句“初日照台上”,作者登上高台,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台上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和明亮的感觉。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兴来成独游”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他喜欢独自一人去欣赏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天高宿雾尽,木落空山秋”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所见到的秋景,天空高远,夜间的雾气已经散去,山上树木凋零,一片秋天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秋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晓色侵残鬓,新寒上故裘”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在清晨时分的感受,早晨的阳光照在作者的头发上,感到有些寒冷,他披上了旧衣裳。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也写出了作者从温暖到感到微寒的感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怅惘之情。 “吴门隔烟水,怅望空悠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隔着烟水望着远方,感到空虚和怅惘。这种思乡之情是诗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引起诗人共鸣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升的太阳、秋天的空山、清晨的阳光、微寒的感觉以及对家乡的思念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寥、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