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 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 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 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 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 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 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 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 |
这首诗是一首诗人在闲居时的自我抒发,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诗人表达了对经史的反思,认为经史并没有带给他所期望的成就,反而让他在年老时一事无成。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无奈。 颔联“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他曾经作为弟子接受教育,但成名后却只有一半的人成为了公侯。这一句暗示了教育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成功,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 颈联“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这一联用景抒情,将自然与内心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尾联“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诗人想象阮瑀(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如果能够询问自己的生活状况,一定会称赞他现在的生活风光当日进入沧洲。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现在生活的满足,也表达了对过去的释然和对未来的期待。 全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