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 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 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 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 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 清阴独步禅起时,徙倚前看看不足。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洞庭仙山的橘树为主题,描绘了橘树的美丽、坚韧和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橘树的深深喜爱和敬仰。 首段描述了洞庭仙山只生长橘树,不生长其他凡俗的树木如梨、栗。这种无私的特性,使得橘树得以在阶下独自生长。诗中描绘的橘树细叶繁枝,四季常绿,无需春日的照顾。这表现出橘树坚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生长特性。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橘树在不同季节的美景。春天的嫩叶,初暖的山中,低矮的枝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白色的花朵无需乌鹊衔来,自有风吹满手。九月的金实,十月的艳色,都让人感到无比的欣喜。这些描绘都表现了橘树的美和价值。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橘树的珍视和敬仰。他认为橘树是天生珍木,不同于世俗的树木。那些庸俗的人不敢触碰它。在清凉的树荫下独步,或倚栏远望,总是看不够。这表达了诗人对橘树的深深喜爱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橘树的美丽、坚韧和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