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至圣,文教之宗。 纪网王化,丕变民风。 常祀有秩,备物有容。 神其格思,是仰是崇。 |
这首诗是一首对孔子赞美的诗,表达了对孔子至高无上的智慧和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的敬仰之情。 首句“大哉至圣,文教之宗”,表达了孔子的伟大地位和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核心地位。 “大哉”表示孔子伟大无比, “至圣”则是对他最高尚的评价。 “文教之宗”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中心地位。 第二句“纪网王化,丕变民风”,表达了孔子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他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改变了民风。 “纪网”在这里象征秩序和规则,“王化”则表示孔子的教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丕变民风”则直接描述了孔子对民风的改变。 第三句“常祀有秩,备物有容”,描述了孔子的祭祀仪式,表达了对孔子的尊敬和敬仰。 “常祀”表示祭祀的常规性,“有秩”表示祭祀的仪式有序。 “备物有容”则描绘了祭祀者的庄重和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神其格思,是仰是崇”,表达了对孔子的祈祷和敬仰之情。“神其格思”是对孔子的赞美,表达了他的智慧和道德对人们的深远影响。“是仰是崇”则直接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子的伟大、他对社会的影响、祭祀的仪式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孔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这是一首充满敬意的诗歌,适合所有对孔子有敬仰之情的人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