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 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 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 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 千年波底色如玉,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 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璃,垂棘结绿。 |
这首诗是一首对屈原及其作品《九歌》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质和作品深刻内涵的敬仰和赞美。 诗中首先描绘了湘江的美景,如银的兰、红、芷等颜色,营造出一种清雅而深沉的氛围。接着诗中转向对湘君和云中君的询问,表达了对屈原作品深度的思考和敬仰。诗人担心湘江的鱼食用了屈原的肉后会变成忠臣,又想象屈原的骨头千年后仍如玉般坚硬,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质的赞美。 诗中还提到想要从湘江底取出屈原的骨头,加以清洗并献给国家,以此来表达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甚至超越了和璞、悬璃、垂棘的珍宝。这不仅是对屈原的敬仰,也是对文化传承的赞美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美景、对湘君和云中君的询问、对屈原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敬仰,表达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深深敬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