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 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 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 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 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菊花在溪桥鹤岭的东边生长的场景,以及它在秋天的晚霞和晨露中的美丽。诗中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和对陶渊明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谢公的感激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菊花的生长环境,它被移到了溪桥鹤岭的东边,篱笆有些疏落,但仍有花朵绽放,园子虽小,但菊花丛也不少。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菊花在自然环境中的坚韧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 接着,诗中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在秋天的晚霞和晨露中,菊花在星繁和晓露中显得更加娇艳。菊花的影子在清澈的水流中摇曳,香气在微风中弥漫。这些描绘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意和对谢公的感激之情。诗人自称“罢酒惭陶令”,表明他觉得自己像陶渊明一样,对菊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欣赏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谢公的感激之情,因为谢公曾经赞美过菊花,所以诗人也用诗歌来回应谢公的赞美。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尉佗宫的感激之情。诗人说“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表明他感谢尉佗宫的环境和氛围,让他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菊花。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对陶渊明和谢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