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王道士还山》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
双峰树下曾受业,应传肘后长生法。
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云溪中日方此。
后今不见数十年,鬓发颜容只如是。
先生舍我欲何归,竹杖黄裳登翠微。
当有岩前白蝙蝠,迎君日暮双来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嵩阳的道士的生活和追求。 首先,诗人对道士的居所进行了描绘,他住在嵩阳的一处石室中,周围是茂密的柏树,环境清幽,远离尘世喧嚣。石室中的三花石壁,仿佛是道士修行和思考的见证。 接着,诗人描述了道士修炼的情景,他心无旁骛地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口中诵念着淮王的神术。他自称掌握了不可求的神诀,并期待着能出入皇宫,承恩赫赫如王侯。这表达了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长生不老的深深向往。 诗人也描绘了道士的过去,他曾在双峰树下接受过教诲,并应传承肘后的长生法。这表明道士曾经有过丰富的学识和修行经历。 诗人对道士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相信这位道士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位仙人,甚至可能是具茨山的一位后身。这表达了诗人对道士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最后,诗人描绘了道士即将离开时的情景,他准备踏上归途,穿过岩前的白蝙蝠,迎着日暮双飞。这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充满了对道士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充满了对道士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士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道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道士生活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相关诗词
  • 1
    [唐]
    一片仙云入帝乡,数声秋雁至衡阳。
    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潇湘。
  • 2
    [唐]
    玉洞秋有花,蓬山夜无鬼。
    岂知浮云世,生死逐流水。
    瑶台歌一曲,曲尽五烟起。
    悠然望虚路,玉京在海里。
    青箓秘不闻,黄鹤去不止。
    愿随执轻策,往结周太子。
  • 3
    [唐]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
    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