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太和》

於穆圣皇,六叶重光。
太原刻颂,后土疏场。
宝鼎呈符,歊云孕祥。
礼乐备矣,降福穰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圣皇之德的诗篇,充满了对圣皇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首句“於穆圣皇,六叶重光”,以敬辞赞颂圣皇的品德和功业如同宇宙般广大、深远,同时表达了圣皇家族的繁荣昌盛,如同六朝相继,光耀天下。 “太原刻颂,后土疏场”,描绘了圣皇在太原刻石颂德,祭告天地,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景。后土,是古代对大地母亲的尊称,在这里代表着圣皇对大地的敬意和尊重。 “宝鼎呈符,歊云孕祥”,描述了圣皇呈现宝鼎,云气氤氲的景象,暗示了吉祥的征兆和未来的美好前景。宝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常常被视为祥瑞之物。 “礼乐备矣,降福穰穰”,最后两句表达了圣皇的礼乐完备,能够为百姓带来福祉和繁荣。降福,意为赐福,穰穰,意为丰盛、繁荣。整句表达了圣皇的仁政能够为百姓带来丰饶的生活。 整首诗以敬辞为主,表达了对圣皇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同时,也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示了圣皇的仁政和美好愿景,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太和》的创作背景与王晙参与的一次重要的祭祀活动有关。这次祭祀活动是在汾阴举行的,旨在祭祀土神后土,祈求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在古代,祭祀活动是国家的重要礼仪,也是皇帝展示权威和尊严的重要场合。王晙作为唐朝的官员,参与了这次祭祀盛典,并写下了这首乐章。 通过这首乐章,王晙表达了对神祇的敬畏,同时也展示了对国家繁荣稳定的期望。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神祇的信仰和敬畏是普遍存在的,而祭祀活动则是人们与神祇沟通的重要方式。通过诗歌,王晙将这种敬畏和期望传达给了读者。
相关诗词
  • 1
    [唐]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 2
    [唐]
    肃我成命,於昭黄祇。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 3
    [唐]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日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