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濠上庄生台》

周当战国时,何为守静正。
干戈既日寻,仁义固不竞。
天下皆跖徒,宁知圣为圣。
是将万物齐,不顾千金聘。
所以忘形骸,所以保性命。
安能小仲尼,岂不识世病。
我从魏公来,访古停乌榜。
聊识贤者心,吁嗟一长咏。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坚守仁义,反对战争和暴力。作者对战国时期那些追求权力、财富和名誉的人表示了深深的失望,认为他们缺乏仁义之心,与圣人之道相去甚远。他赞美那些能够忘形骸、保性命的人,认为他们能够超越世俗的困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首联“周当战国时,何为守静正。干戈既日寻,仁义固不竞。”描绘了战国时期的动荡和混乱,而那些坚守静正之道的人却不被理解。作者对战争的频繁发生表示了痛心,因为仁义之道本来就不应该与战争相竞。 颔联“天下皆跖徒,宁知圣为圣。”作者对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认为天下的人都像盗跖一样追求名利,却不知道圣人的价值。 颈联“是将万物齐,不顾千金聘。”作者表达了对那些能够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的赞美。他们不追求物质财富,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尾联“安能小仲尼,岂不识世病。”作者表示自己并非要效仿孔子,而是要认识并解决世间的疾苦。他从魏公那里得到了启示,并借此机会表达了对贤者的敬意和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仁义之道的坚守和对世间的深深忧虑。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被世俗的纷争所困扰。同时,它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的赞美。这首诗充满了对仁义之道的向往和对世间的深深关怀,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下一首
《五父》
相关诗词
  • 1
    [明]
    独行深树里,细路绕茅堂。
    山色迎人出,梅花度水香。
    燕泥留雨气,鱼藻入天光。
    住近石桥畔,村沽夜可将。
  • 2
    [宋]
    至宝何缘识得全,骊珠浮没只俄然。
    金仙额上庄严底,只许凡人见半边。
  • 3
    [宋]
    江南江北皆宜产,濠上庄生语不虚。
    京口旧来曾记此,纸屏流落近何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