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 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逆境开。 吏部声名千古在,段碑何处卧苍苔。 |
这首诗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赞扬,这位人物是唐朝的武将和丞相,他曾经在山东地区平定叛乱,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联“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描绘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威武形象,他手握戈甲,率领军队从天而降,如同天神下凡,气势磅礴。而他的军队则如同旌旗飘扬,遍布大地,展现出强大的军威。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气势和威武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颔联“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这位历史人物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他像一只怒螳一样,挥舞着强壮的臂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惊雷。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动已经像蛰户的惊雷一样,即将打破叛乱者的幻想。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这位历史人物在平定叛乱过程中的英勇和智慧。 颈联“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逆境开”,描绘了这位历史人物在平定叛乱后所取得的成果,他一声令下,叛乱就被彻底平定,山东地区的逆境也被打开。这一联通过描绘胜利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尾联“吏部声名千古在,段碑何处卧苍苔”,吏部是指这位历史人物在平定叛乱后所担任的官职,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声名将永远流传千古。而那些被遗忘的石碑上记载着他的功绩,如今却被青苔覆盖着。这一联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功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事件的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赞扬和敬仰之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惋惜之情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