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多尘自扫。 幽通径曲,禅房深窈。 空翠吹衣,坐对闲云舒啸。 寒木犹悬故叶,又过了、一番残照。 经院悄。 诗梦正迷,独怜衰草。 幽趣尽属闲僧,浑未识人间,落花啼鸟。 呼酒凭高,莫问四愁三笑。 可惜秦山晋水,甚却向、此时登眺。 清趣少。 那更好游人老。 |
这首诗《竹多尘自扫。幽通径曲,禅房深窈》是一首描绘禅院生活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禅房深处的幽静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竹多尘自扫。幽通径曲,禅房深窈”描绘了禅院的环境,竹林深深,小径蜿蜒,禅房深藏在其中,给人一种清幽之感。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净无为的禅院世界。 颔联“空翠吹衣,坐对闲云舒啸。寒木犹悬故叶,又过了、一番残照”进一步描绘了禅院的氛围。风吹竹林,衣袂飘扬,诗人坐对闲云,任其舒卷飘逸。寒木上还挂着几片落叶,时光流转,又过了一番夕阳余晖。这些细节描绘出禅院中的宁静、悠然之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禅院中的景物和活动,进一步展示了禅院的幽静和诗人的闲适生活。“经院悄。诗梦正迷,独怜衰草。”这里,“经院”指的是禅院,“诗梦”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独自欣赏衰草,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幽趣尽属闲僧,浑未识人间,落花啼鸟。”这里,“幽趣”指的是禅院的幽静之美,“闲僧”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这种生活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相处,完全忘记了人间的纷扰和烦恼。 最后,“呼酒凭高,莫问四愁三笑。可惜秦山晋水,甚却向、此时登眺。”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的欣赏。他呼酒登高,不再关心世间的愁苦和笑声。他感叹秦山晋水的美丽景色,却在这个时候登高远眺。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院的幽静之美和诗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哲理思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