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巩畴》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
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
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立意加玄虚,析理分纵横。
万化悉在我,一物安能惊。


江海何所动,丘山常自平。
迟速不相阂,后先徒起争。


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
颜容宁入鉴,铢两岂关衡。


蕴微道超忽,剖镫音泠泠。
纸上掣牢键,舌端摇利兵。


圆澈保直性,客尘排妄情。
有住即非住,无行即是行。


疏越舍朱弦,哇淫鄙秦筝。
淡薄贵无味,羊斟惭大羹。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人生理想。作者通过描绘雪后的清幽环境,以及书窗、几砚、帙卷、高论、僧肇、颜容、微道等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两句,以雪后松桂的寒凉,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使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淡泊。接着,“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两句,则以风撼雪,碎如冰玉的声音,比喻雪后环境的宁静,就像阶前的琴磬声一样,清脆而纯净。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整洁和秩序,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清明和无纷扰。而“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通过展开对僧肇思想的讨论,以及借助精妙的言辞来指导生活,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在诗的最后,“疏越舍朱弦,哇淫鄙秦筝。淡薄贵无味,羊斟惭大羹”四句,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作者认为,真正的味道不是外在的华丽和浮华,而是淡薄无味,就像羊斟所惭愧的大羹一样。这种淡泊无为的人生观,也是作者所追求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环境和知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淡泊、超然物外的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热爱和追求。这种境界既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赠巩畴》是唐朝文人郑薰的一首诗。赠诗通常是诗人用来表达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赞誉,或者对友人某种品质、才华的赞美。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确定《赠巩畴》的具体创作背景,但可以推测这可能是郑薰为了表达对友人巩畴的友情,赞赏,或者对巩畴的某种行为、才华的赞扬而写下的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或文献来了解。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 2
    [魏晋]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 3
    [魏晋]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郑薰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