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失题(一作陈叔宝诗)》

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
夕阳如有意,长傍小窗明。
作品赏析
这首诗名为《曲江春望》,作者是唐朝诗人万楚。午后醉意朦胧,一觉醒来已至深夜,睡梦中也没个知音,惊醒梦境的是孤独自思。而此刻,夕阳似乎也有情有意,映照着小窗,迟迟不忍落山。 “午醉醒来晚”,可以想象到诗人白日里可能有过一番酣醉,或者他喜欢在日暮时分微醺。而醒来已晚,说明他醉眠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这间接地反映出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无人梦自惊”,这“梦自惊”分明是指诗人的梦境中的惊慌状态,表明诗人独处异乡的孤寂和愁苦。“夕阳如有意,长傍小窗明。”这句的意象鲜明,夕阳迟迟没有落下,是在等待或守候着小窗。这一方面暗示了诗人的心境的孤寂和无助,另一方面也带有些许的期待和希望。因为夕阳总有落山的时候,就像他的孤独也会过去,总会有知音出现的那一天。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诗人自己内心的描绘和渲染,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和期待。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读来令人动容。在风景描绘中,诗人将夕阳赋予了人性与情感,使整首诗的画面更为生动、感人。总体来说,这首诗是通过对自身心境和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失题(一作陈叔宝诗)》是唐朝诗人方棫的诗作。这首诗的产生背景与方棫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方棫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生活,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状况。同时,方棫的个人经历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曾经到洛阳应进士考试,但未能及第,这可能对他的心境和创作主题产生了一定影响。 具体到《失题》这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于人生、爱情或社会的某种感慨有关,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在某个特定时期的心情和处境。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只能通过解读诗歌本身,结合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去尽量理解和揣摩诗人的心境和表达意图。
相关诗词
  • 1
    [近代]
    民国军人皆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血,红烛烧残万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逢人都道民生苦,苦害生灵是尔曹!
  • 2
    [近代]
    竹阳城外有高台,把酒登临曙色开。
    蜀陇云山皆北向,巴渝风雨自东来。
    锦帆终古天涯去,春色无端地底回。
    到此我思廿八将,谁为呼取尽余杯?
  • 3
    [近代]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方棫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