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麦秋气清和,槐夏日阴翳。
块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滞。
肩舆卒辈乏,徒步脚力费。
出门即林丘,散策空梦寐。
賸为犹子怜,遽以此君至。
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
毛君又一奇,枝干不少异。
想应开一束,妙简得三四。
今晨入吾手,夷险可历试。
芒鞋与周旋,白拂相妩媚。
人生七十稀,况复已过二。
多谢汝扶持,无乃太晚计。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麦秋和槐夏的清和与阴翳,表达了诗人孤独守蓬蒿的心情和破除昏滞的渴望。诗人感叹缺乏肩舆和徒步的力量,无法出门散步,只能在梦中散策于林丘之间。但诗人收到了犹子送来的槐杖,感到十分怜惜和感激。他对槐杖的根柢和枝干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赞叹毛君的奇妙选择。诗人表示要用槐杖试历夷险,与芒鞋和白拂一起周旋,相互妩媚。最后,诗人感慨人生已过七十,多谢槐杖的扶持,虽然有些晚,但仍然感激不已。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诗人对槐杖的赞美也表现了他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珍视。
相关诗词
  • 1
    [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2
    [宋]
    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犹未见。
    红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羌管不须吹别怨。
    无肠更为新声断。
  • 3
    [清]
    津亭回首,望高城天远,何况城中玉人面。
    数邮签万里,岭路千重,行不得,懊恼鹧鸪啼遍。
    郁孤台畔水,解送归人,三板轻船疾如箭。
    指点莫愁村,树下门前,怪别后双蛾较浅。
    若不是,临风暗相思,肯犹把留题,旧时团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