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有谁能仗节,升天由此可无梯。 |
这首诗是作者有感而发,为世事难行,报国无门而发的牢骚。节:操守。“报国有谁能仗节”一句表达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面对国家的分裂,民族的危亡,却无法报国的无奈与悲叹。诗人认为要升天无需借助梯子,言外之意是升天就能解决报国之路,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最后两句“升天由此可无梯”和“报国有谁能仗节”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升天却不愿仗节报国的志士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不能升天却愿意仗节报国的志士表示敬意。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志士仁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无奈与悲愤的背景。在诗人眼中,能够升天却不仗节报国的行为是一种浪费,不能升天却愿意仗节报国的行为则是一种高尚。这种高尚精神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