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泛舟和持国》

绿源去未穷,夹岸树蒙蒙。
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
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
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自然中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魅力。 首先,诗的开头“绿源去未穷,夹岸树蒙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绿色的源头还没有消退,两岸的树木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朦朦胧胧。这里使用了“蒙蒙”这个词,给人一种轻柔、朦胧的感觉,仿佛置身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 接下来,“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弱小的藤蔓低垂到水边,似乎在向水中的生物打招呼;残败的芳香依然隐藏在草丛中,但已经无法掩盖春天的生机。这里的“低侵水”和“不隐丛”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在自然中的活动。越妇在河边浣洗衣服,江童正准备用竹笋来替代绳子来搬运重物。这里通过人物的行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最后,“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这两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在日落时分,船只开始返回,潭中的鱼儿在水中游动,如同镜子中的倒影一样美丽。这里的“薄暮”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潭鱼动镜中”则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
  • 2
    [唐]
    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
    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
    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 3
    [唐]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