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落日登高诗》

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舍。
东北指青门,西南见白社。
轸轸河梁上,纷纷渭桥下。
争利亦争名,驱车复驱马。
宁访蓬蒿人,谁怜寂寞者⑴。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高望远,感慨世事变幻、人情世态的一篇佳作。 首联“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舍。”起笔点题,写作者登高望远,久久不能释怀。作者伫立在高处,放眼远望,视线久久地停留在远方的天边。这一联看似简单,却为后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东北指青门,西南见白社。”两句写作者眺望的远景,视野开阔,东边望见城门,西边望见村庄。青门即长安的东北门,以“东北”指代京城;白社以其在长安之西南,故称“西南”。这一联写的是远景,由近及远,由点到线,由大到小,由实到虚,由近处的长安城一直望到远处的村庄。 “轸轸河梁上,纷纷渭桥下。”颈联转写近景,由原野进入桥梁。“轸轸河梁上”,是说桥之多。“纷纷渭桥下”,渭桥在长安城内,是交通要道。渭桥下,车子、马匹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纷纷”二字显出交通繁忙。此联一句写陆路,一句写水路,从“河梁下”看,“纷纷”二字又体现了作者在道路上的感觉。 “争名”“争利”是封建时代的人天性,“驱车复驱马”写出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马不停蹄、驱车不止的情景。这一联是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 尾联“宁访蓬蒿人,谁怜寂寞者。”感慨良深。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是说世人都去争名逐利,只有像姜尚那样去渭水边去钓个“寂寞”了;二是说人们都争相访求有才德的人,谁又去怜悯像自己这样被埋没的人呢?这里表达了怀才不遇的牢骚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写出了封建社会中怀才不遇的失意文人面对壮丽河山所发出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和对怀才不遇的失意文人的同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洞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下一首
《晚晴》
相关诗词
  • 1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2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3
    [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