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沂风亭》

四楹倚岩壁,一径临烟坞。
诜诜讲习罢,济济生徒口。
振衣嘉树阴,浴德青江浒。
舞咏自忘归,何须在邹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词语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书院景象。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四楹倚岩壁,一径临烟坞”,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倚靠在岩壁之间的书院环境。四楹,指的是书院内部的四间房屋;岩壁,则突出了书院所处的自然环境,暗示了书院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一径临烟坞”则描绘出一条小径穿过烟雾缭绕的烟坞,进一步展现了书院的幽静氛围。 接下来,“诜诜讲习罢,济济生徒口”两句则描述了书院的生活场景。诜诜,意为众多;讲习,即学习讨论;济济,整齐的样子,这里指众多生徒。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众多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讨论的场景,展现出了书院的学术氛围和活力。 “振衣嘉树阴,浴德青江浒”两句则描绘了书院的生活细节。振衣,即抖动衣服;嘉树阴,即美好的树荫;浴德,即修养品德。这两句诗描绘了书院的师生们在树荫下抖动衣服,在青江边上修养品德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书院的和谐氛围和师生们的精神面貌。 最后,“舞咏自忘归,何须在邹鲁”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舞咏,即吟咏诗歌;邹鲁,指古代儒家文化的中心地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书院生活的赞美和对书院精神的感慨,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不需要再去邹鲁等地追求儒家文化,因为这里就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书院的环境、生活场景和细节,展现了书院的宁静、和谐、充满活力和精神财富的特点。同时,诗人通过对书院的赞美和对书院精神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创作背景
《沂风亭》是宋朝诗人刘仲堪所作的一首诗。至于其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确切的信息。可能涉及到诗人的个人经历,对自然景观的感悟,或者对社会人文的关怀等。您可以深入研究诗人的生平或查阅相关的文学资料,以获取更多背景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夜深不至春蟾见。
    令人更更情飞乱,翠幕动风亭。
    时疑响屟声。
    花香闻水榭。
    几误飘衣麝。
    不忍下朱扉。
    绕廊重待伊。
  • 2
    [宋]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
    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
    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
    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
    主人著意,何必念登高,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
  • 3
    [宋]
    月榭风亭绕曲池,野梅千树压疏篱。
    暗香别有关情处,独倚栏干默自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