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辩疑赠献甫》

一客逢吠狗,无箠制狗狂。
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良狗岂妄吠,好言已莫详。
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
趋仁不顾义,非是助狗猖。
吾今不疑仁,仁义嗟何妨。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通过两个客人对待吠狗的态度,探讨了“仁”、“义”与“狗”的关系,进而引申出对“仁”的肯定和对“仁义”的赞美。 首联,“一客逢吠狗,无箠制狗狂”,描述了第一个客人遇到的情景——一只狂吠的狗,没有主人鞭打它,任由它狂吠。这似乎暗示了某些人或事不受约束,自由放任,可能带来混乱或困扰。 颔联,“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描述了第二个客人叱责狗,使它不再吠叫,他认为这只狗是良种。这反映了第二个客人有明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他能够引导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的几联,通过对比两个客人的态度,进一步阐述了“良狗岂妄吠,好言已莫详”的主题。诗人认为,好的言论和仁慈的行为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而不是被误解或忽视。而那些没有仁慈之心的人或事,就像那只没有被鞭打的狂吠的狗,可能会带来麻烦和困扰。 最后,“吾今不疑仁,仁义嗟何妨”,诗人表示自己不再怀疑“仁”的价值,并赞美了“仁义”的存在。这表明诗人对“仁”的坚定信仰和对“仁义”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两个客人对待吠狗的态度,探讨了“仁”、“义”与“狗”的关系,进而表达了对“仁”的肯定和对“仁义”的赞美。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其对“仁”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
上一首
《秋鴈》
相关诗词
  • 1
    [唐]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 2
    [魏晋]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 3
    [魏晋]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