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小憩前平院戏书触目》

道边小寺名前平,残僧二三屋半倾。
旁分千畦画楸局,正对一山横翠屏。
修纤弱蔓上幽援,坚瘦稚柏当前荣。
稻秧正青白鹭下,桑椹烂紫黄鹂鸣。
村虚卖茶已成市,林薄打麦惟闻声。
泥行扶犁叱新犊,野饁烧笋炊香粳。
十年此乐发梦想,忽然到眼难为情。
上车欲去复回首,那将暮境供浮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乡村小寺和自然风光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对小寺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忆。 首联“道边小寺名前平,残僧二三屋半倾。”描绘了小寺的地理位置和破败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颔联“旁分千畦画楸局,正对一山横翠屏。”则通过精细的描绘,展现了小寺周围的田园风光,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小寺周围各种植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弱小的牵牛花攀爬到幽深的枝条,到前方幼小的柏树,再到稻田中青青的白鹭,桑树上熟透的果子引来黄鹂的鸣叫,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村子里卖茶的地方已经成了一个小市集,打麦声从林间传来,耕牛在田间劳作,野餐的人们在野外烧烤着稻米,这些都构成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忆,即使十年未曾体验这样的生活,但那种快乐和满足感仍然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然而,当这种生活突然出现在眼前时,他却感到难以置信和激动。在离开小寺之前,他再次回头看了一眼,那暮色中的小寺和田野,让他明白,这样的乡村生活才是真正的归宿,才是他应该追求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乡村小寺和自然风光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忆。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是这首诗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相关诗词
  • 1
    [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 2
    [宋]
    黄了旧皮肤,最是风流处。
    多少纷纷陌上人,不听春鹃语。
    触目是家山,到了须拈取。
    云散长空月满天,好个还乡路。
  • 3
    [元]
    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
    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
    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
    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双白鸥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