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婆饼焦》

婆饼焦,罪在妾,妾不能家家道缺。
冬裘不完夏粮绝,愁得鬓成雪。
朝看婆鬓兮眼滴血,暮思婆鬓兮心刮铁。
草枯东风吹不活,妾哀事姑无岁月。
行人误吸贱妾言,谓鬓殊不然,婆鬓不复玄。
偶焦一饼尚可煎,别煎好饼供婆餐。
饼焦自择饤下盘,留取来年补漏天。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了母爱和人性的深度探索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更能体会到诗人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 首先,让我们关注这首诗的主题——婆饼焦。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母亲为了家计,把自己的饼烤焦了。她因此受到了责备,但诗人并没有把焦点放在这个责备上,而是深入到人性的深处,描绘了母亲内心的痛苦和自责。 “妾不能家家道缺”这句诗揭示了母亲内心的沉重负担和无助感。为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她不得不承受这种煎熬,而这种煎熬也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诗中的“冬裘不完夏粮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在艰难生活中的挣扎和无奈。 “愁得鬓成雪”这句诗更是将母亲的忧虑和辛劳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担心自己的容颜衰老,担心无法为家庭提供足够的支持,这种担忧使她的双鬓过早地变白。 然后是诗中的“朝看婆鬓兮眼滴血,暮思婆鬓兮心刮铁”这两句,更是将母亲对婆婆的孝顺和自责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每天看着婆婆的白发,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自责,仿佛眼见血滴。到了晚上,她仍然在思考如何弥补婆婆的白发,这种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令人动容。 最后,“草枯东风吹不活,妾哀事姑无岁月”这两句更是将母亲的无奈和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看着草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状况,但岁月无情,她已经尽力了,却仍然无法改变现状。这种无奈和坚韧让人感到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母亲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艰辛。这首诗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语言美和意象美,更在于它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它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和人性的坚韧,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婆饼焦》这首宋诗由邵定创作,通过以“婆饼焦”为主线的叙述,描绘了一个家庭主妇因为贫困而无法为家庭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导致冬天缺乏温暖的衣物,夏天缺乏粮食,进而使得她愁白了头发,形容憔悴。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婆婆的孝顺和关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创作背景方面,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贫困现象和家庭生活的困苦。诗人通过这首诗,可能想表达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主妇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家庭亲情和孝顺的美德。此外,这首诗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诗人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
相关诗词
  • 1
    [宋]
    平旦清晨三月朝,南山苍翠插云霄。
    不须更觅西来意,窗外数声婆饼焦。
  • 2
    [宋]
    无生国,路不遥。
    豁开功德岁,提起般若刀。
    百宝光中垂雨露,五须弥顶鼓波涛。
    还源无别旨,今日与明朝。
    云间孙子开炉熬,林下一声婆饼焦。
  • 3
    [宋]
    婆饼焦啼晓户开,冷东风里惜残梅。
    片云只傍檐头宿,昨夜何山作雨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