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作品赏析
这首诗名为《蜀路》,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蜀地风景的赞美以及离开蜀地返回故乡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首联“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描绘了蜀地的壮丽山峰和云雾缭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回乡之路的艰辛。这里的“剑峰”是指蜀地的山峰,其形状如剑,故名;“雪云”则暗示了蜀地的寒冷气候。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颔联“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继续描绘蜀地的气候特点。大散岭和褒斜谷都是蜀地的著名山峰,这里春雨充足,夏季仍然寒冷。这一特点也反映了蜀地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独特风情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联“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是对诗人回乡之路的具体描述。蜀门是蜀地的门户,距离京城三千里,道路崎岖,需要攀登山岭。而“八十盘”则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盘旋曲折的情景。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回乡之路的艰辛,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成都重逢故乡酒的喜悦,也暗示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不愿再回到遥远的京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蜀地风景、气候、道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故乡独特风情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回乡之路艰辛的感慨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雍陶的《到蜀后记途中经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他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雍陶是唐代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漂泊。在某种程度上,这首诗反映了他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他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但最终到达了蜀地。诗中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雍陶的生平经历和心路历程,感受他的诗歌才华和人文精神。
相关诗词
  • 1
    [宋]
    金銮后记人争写,玉署新碑帝自书。
  • 2
    [宋]
    而今别后记丁宁,曹洞家风句未形。
    月满凤林寒不梦,年深龟壳灼犹灵。
    沈沈莫触蛇头毒,的的须明犀角星。
    便与放开聊展手,那时相见望州亭。
  • 3
    [唐]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