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探梅》

探春逼残岁,幽香度寒原。
欲看枝横水,会待月挂村。
谁怜槁木中,妙有春风根。
孤芳自一丘,不受烟雾昏。
饱霜分疏瘦,下笑浪蕊繁。
喜无蜂蝶知,那与桃李言。
要当碧云暮,殷勤赋离魂。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首联“探春逼残岁,幽香度寒原”,诗人以“探春”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梅花在残岁中独自开放的姿态,又用“幽香”一词,突显出梅花的淡雅高洁。紧接着,“欲看枝横水,会待月挂村”两句,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在水中横斜、月下挂村的美丽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对梅花的赞扬更加直接,“孤芳自一丘,不受烟雾昏”两句,以“孤芳”喻梅花的独立不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饱霜分疏瘦”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清瘦之美,“下笑浪蕊繁”则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梅花傲然独立、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 最后,“喜无蜂蝶知,那与桃李言”两句,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使得蜂蝶无从亲近,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清高自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生动描绘,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探梅》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吴可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吴可在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春天,于苏州初识词人沈义父,两人相互酬唱,讨论词法,这为他创作《探梅》提供了灵感和背景。 在与沈义父的交流中,吴可深感作词之难,尤其在于音律的协调、用字的雅致,以及发意的适度。这些探讨不仅影响了他的词学观念,也在《探梅》一词中得到了体现。 同时,这首词也是吴可回忆与歌姬美好时光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美好回忆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探梅》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吴可的词学交流、个人感情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