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在天如日月,万事随时更故新。 江南丞相浮云坏,洛下先生宰木春。 孟喜何妨改师法,京房底处有门人。 旧喜读书今懒读,焚香阅世了闲身。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六经”和儒学,表达了诗人对儒学传统的理解和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 首联“六经在天如日月,万事随时更故新”,诗人以六经为明镜,洞察世事,将其比作天上的日月,象征永恒。而万事随时间变化,更迭不已,表达出儒学传统与时俱进的精神。 颔联“江南丞相浮云坏,洛下先生宰木春”,借用了历史典故,描绘了儒学传统的变迁。江南丞相指孙坚,洛下先生指荀悦,两者都是儒学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浮云坏和宰木春形成对比,表达了儒学传统在历史长河中的变化和传承。 颈联“孟喜何妨改师法,京房底处有门人”,诗人对儒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孟喜和京房都是儒学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对于儒学的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贡献。诗人认为,他们可以改变师法,继续为儒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只要他们有门人弟子传承。 尾联“旧喜读书今懒读,焚香阅世了闲身”,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读书的态度的变化。过去喜欢读书,现在却懒得读,但仍然会焚香阅读世界,保持一份超脱和闲适。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自身变化的无奈和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学传统的理解和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将六经比作日月,表达了儒学传统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描绘了儒学传统的变迁;通过对于读书态度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和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