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轩敞碧流,官妓拥诸侯。 粉项高丛鬓,檀妆慢裹头。 亚身摧蜡烛,斜眼送香球。 何处偏堪恨,千回下客筹。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豪华宴会的场景,主要围绕着轩敞的华丽车辆、官员和妓女进行描写。以下是对诗的逐句赏析: 首句“华轩敞碧流”描绘了宴会的豪华车辆,华轩敞亮,仿佛能敞开看到碧绿的流水。这一描绘既展示了宴会的奢华,又隐含了流动、变化的意象,为后续描写铺垫。 第二句“官妓拥诸侯”揭示了宴会的主角,官员和妓女环绕着诸侯,形成了一幅谄媚权贵的画面,也暗示了社会的浮华和虚伪。 接下来的诗句分别对妓女们的妆容、发型、服饰和举止进行了细腻的描绘。比如“粉项高丛鬓,檀妆慢裹头”描绘了妓女们白皙的脖颈、高耸的发髻,以及淡雅的妆容和头饰,展现了她们的风姿和韵味。 “亚身摧蜡烛,斜眼送香球”进一步描绘了妓女们与宾客互动的场景,她们微微欠身点燃蜡烛,斜眼注视着宾客,递送着香球,举止间流露出风情万种。 最后两句“何处偏堪恨,千回下客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浮华生活的感慨。何处最让人感到可恨呢?是那些千次万次向客人劝酒的妓女们,还是那些沉醉于宴会的官员和诸侯?诗人的感慨蕴含了对社会风气和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豪华宴会的场景,通过对妓女们妆容、服饰和举止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感慨的表达,展现了社会的浮华和虚伪,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