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闽人尤惜荔,鲁史首书灾。
秽德非常臭,鲜装若自媒。
今年暂枵腹,来世勿投胎。
安得清风扫,何忧绛实隤。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闽人的惜荔、闽地的灾异,以及荔枝的污秽之气、短暂之味、暂时的饥饿和来世的担忧,来表达对荔枝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首句“闽人尤惜荔”描绘了闽地人民对荔枝的珍视和喜爱,他们珍惜荔枝,如同珍惜生命一样。第二句“鲁史首书灾”则引用了历史典故,表明荔枝对当地的影响深远,甚至被记录在史书中。 “秽德非常臭,鲜装若自媒”这两句则是对荔枝本身的描绘。诗人用“秽德”来形容荔枝,表达出它的短暂和易逝,而“臭”字则揭示了荔枝的污秽之气。同时,“鲜装若自媒”则描绘了荔枝的自我推销,仿佛在自夸其美味。 “今年暂枵腹,来世勿投胎”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短暂生命的无奈和遗憾。诗人描绘了人们因为荔枝的美味而暂时忍受饥饿,但同时也对未来是否再次投胎为荔枝产生了担忧。 最后两句“安得清风扫,何忧绛实隤”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深深同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有清风扫除荔枝的污秽之气,同时也期待荔枝能够摆脱短暂和易逝的命运,如同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闽地人民对荔枝的珍视、荔枝本身的污秽和短暂、人们对荔枝的无奈和遗憾,以及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荔枝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荔枝的美味、短暂、污秽和易逝等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诗词
  • 1
    [唐]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乔木,碧苔芳晖。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 2
    [明]
    络纬不停声,从昏直到明。
    不成一丝缕,徒负织作名。
    蜘蛛声寂寂,吐丝复自织。
    织网网飞虫,飞虫足充食。
    事在力为不在声,思之令人三叹息。
  • 3
    [宋]
    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
    圆明绝点滓,表裹无遁形。
    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
    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
    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
    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
    上天方於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
    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
    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
    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