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感昔》

曾见弘文馆盛开,难将汗脚涴金台。
搜山不见之推出,入海难呼太白来。
士各自谋谁待聘,世皆欲杀少怜才。
空存先帝昭回笔,永閟巾箱不忍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诗的赏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 首联“曾见弘文馆盛开,难将汗脚涴金台。”描绘了诗人曾经在弘文馆看到盛开的景象,但是难以用脚上的汗水玷污金台。诗人用“弘文馆”这一文化机构来象征当时的文化繁荣,表达了对文化繁荣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而“难将”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化繁荣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文化追求和理想。 颔联“搜山不见之推出,入海难呼太白来。”则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搜山不见之推出”象征着诗人对那些有才华、有理想的人被埋没、被忽视的无奈和失望;“入海难呼太白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才流失的遗憾和感慨。 颈联“士各自谋谁待聘,世皆欲杀少怜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失望和无奈。“士各自谋谁待聘”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有才华、有理想的人无法得到施展的无奈和失望;“世皆欲杀少怜才”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上缺乏人才、缺乏识才、用才之道的批评和不满。 尾联“空存先帝昭回笔,永閟巾箱不忍开。”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先帝昭回笔”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文化繁荣,“永閟巾箱不忍开”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空存”和“不忍开”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化衰落的无奈和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文化繁荣、人才流失、社会现实的描绘和批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文化衰落的无奈和惋惜。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1
    [唐]
    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
    --颜真卿人事岁年改,岘山今古存。
    --刘全白榛芜掩前迹,苔藓余旧痕。
    --裴循叔子尚遗德,山公此回轩。
    --张荐维舟陪高兴,感昔情弥敦。
    --吴筠蔼蔼贤哲事,依依离别言。
    --强蒙岖嶔横道周,迢递连山根。
    --范缙余烈暧林野,众芳揖兰荪。
    --王纯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
    --魏理远水明匹练,因晴见吴门。
    --王修甫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讨论。
    --颜岘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左辅元流霞方泔淡,别鹤遽翩翻
  • 2
    [南北朝]
    感昔戎行。
    远暨西垠。
    僶俛于役。
    不敢告勤。
    尔亦同事。
    契阔江濆。
    庶同支离。
    攘臂解纷。
  • 3
    [清]
    黄河水流响潺潺,当日腥风战血殷。
    大地尽抛金锁甲,长星乱落玉门关。
    居延蔓草萦枯骨,太液芙蓉失旧颜。
    成败百年流电疾,苍梧遗恨不堪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