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最高楼·金闺彦》

金闺彦,荷蕢过山前。
把钓坐溪边。
呼来每得天颜笑,放归犹作地行仙。
尽教人,瞋避俗,谤逃禅。


且缄了、淳夫三昧口。
更袖了、坡公三制手。
宁殿后,不争先。
小于卫武二十岁,大于绛老两三年。
这高名,并上寿,几人全。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仗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位隐士的形象和品格。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这位隐士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的清雅脱俗。他“金闺彦,荷蕢过山前。把钓坐溪边”,表现出他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钓溪边,享受自然之美,同时也得到了天颜笑,这表明他的行为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和赞赏。 其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地行仙”、“淳夫三昧口”、“坡公三制手”等,这些比喻和象征都形象地描绘了这位隐士的品格和行为。例如,“地行仙”象征着这位隐士的超凡脱俗,他能够像神仙一样行走在人间,不受世俗的束缚。“淳夫三昧口”则暗示了这位隐士的口德高尚,能够避免俗言秽语,保持清雅之风。“坡公三制手”则表明他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华,能够像苏东坡一样为世人所敬仰。 此外,诗中还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这位隐士的高尚品格。他“宁殿后,不争先”,表现出他不争名夺利,只求保持自己的品格和节操。他比卫武年轻,但比绛老年长,这表明他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又有老人的沉稳和智慧。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高度赞美和敬仰之情。“这高名,并上寿,几人全”表达了人们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他的高尚品格和行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赞美和敬仰,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丰富的比喻和对比、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这位隐士的高尚品格和行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人性启示录。
相关诗词
  • 1
    [唐]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
  • 2
    [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3
    [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