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本文章趁韵诗,暮年深不愿人知。 退闲时有宾留刺,挛痹难为长折枝。 蚓窍声微羞入社,鸦涂札恶懒临池。 僧谈石竺山幽胜,拟执驴鞭挟册随。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不愿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依本文章趁韵诗,暮年深不愿人知”,表达了作者晚年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即按照本来的文章,按照韵脚来写诗,而不愿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这表现出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 “退闲时有宾留刺,挛痹难为长折枝”,描述了作者在退休之后的生活状态,即有客人来访时,会留下名片以示尊重。然而,由于身体原因,难以长时间弯腰折取树枝,表现出作者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蚓窍声微羞入社,鸦涂札恶懒临池”,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对于参与诗社活动的态度。作者以蚯蚓的叫声微弱、乌鸦的涂鸦字迹丑陋来比喻自己的诗才和书法水平,表达了对于自己才能的谦虚和对诗社活动的退缩。 “僧谈石竺山幽胜,拟执驴鞭挟册随”,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作者想象自己跟随僧人去石竺山游览,谈论山中的幽静之美,并准备拿起驴鞭和书籍跟随其后,表现出作者对于远离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晚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自己才能的谦虚和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